来源:网络  作者:佚名

奥运传奇:18岁奥运女冠军被迫裸身验性别

   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把两枚金牌挂在索普的脖子上,同时奖给他5万美元

    
奥运传奇:18岁奥运女冠军被迫裸身验性别
    法国“网坛女皇”苏珊·朗格朗

    她有清秀美丽的脸庞,她有潇洒迷人的气质,她有光彩夺目的战绩,她就是法国网球运动员苏珊·朗格朗。

    1899年5月24日,苏珊·朗格朗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公交汽车公司老板的家中。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上贵族学校,还是芭蕾舞团的成员。长期的芭蕾舞训练为朗格朗优雅、迷人的姿势打下了基础。她的父亲查尔斯是一位狂热的网球迷,但因种种原因,他没能成为网球运动员。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,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。每天放学后,朗格朗都要跟着父亲练习网球。父亲的训练非常严厉,有时候近乎苛刻,一个动作做不好,父亲往往会要求她重做数十次。正是父亲对女儿“不近人情”的魔鬼训练,成就了一位20世纪20年代的“网坛女皇”。
    朗格朗真正的网球生涯始于1919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。当时年仅20岁、初次参加正式网球公开赛的朗格朗,在比赛之初就成为全场焦点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网球运动的早期,女子选手必须着“长到脚踝的白色连衣裙、束腰马甲、衬裙和帽子”。在这身行头的包裹下,第一代女子网球选手们在网前东奔西跑,酷似一个灌满气体的移动布口袋,笨重的长裙常常让她们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应付随之产生的阻力气流,还得时刻小心别让帽子或头巾掉落。
   
    1919年温布尔登网球赛场上苏珊·朗格朗的出现,才真正改变了这种滑稽的穿着。她改长袖为短袖,并配以露出小腿的宽松过膝百褶裙和长袜,为女子网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。赢得了媒体的经典评语:“网球场上的裸腿之战。”
   
    朗格朗大胆穿着裸露脚踝和小腿的宽松网球裙,如一颗炸弹抛向赛场,并从老将——曾经7获温布尔顿女单冠军的罗西亚·道格拉斯·钱伯斯手中夺得冠军。
   
    1920年,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,朗格朗夺得女网金牌,在全部10盘比赛中,她只输掉4局;她与同胞马库斯·德库吉斯搭档在混双比赛中获得第二枚金牌;与伊丽莎白·达扬搭档夺得女双铜牌。
   
    从1919年到1923年,朗格朗连续5年夺得温布尔登网球冠军,1926年再度夺冠;她参加9次重大赛事,获得了8次冠军:从1919年到1926年,她共赢得21项大满贯赛事单打、双打和混合双打的桂冠:曾获得81项赛事的冠军,在其中7项赛事中,创造了连续作战未失一局的纪录。朗格朗成为网球史上第一位转入职业比赛的网球明星。
   
    1938年,这位网坛女神因患败血症逝世,年仅39岁。法国人为了纪念这位传奇女英雄,用“朗格朗”命名了每年举办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场地;2001年还创立了“朗格朗杯女子网球比赛”。
   
    追兔子练出来的女飞人
   
    斯蒂芬斯是美国女子短跑运动员。她在柏林奥运会上,获得女子100米赛跑和4×100米接力赛(她跑第4棒)两枚金牌。当记者问她是采用什么方法训练的,她却直言不讳地说:“靠追兔子练出来的”。
   
    斯蒂芬斯小时候很顽皮,上树、爬墙头是家常便饭。她最擅长的是到野外追野兔,野兔往哪里跑,她就往哪里追,追不上不罢休。当她获得冠军返回家乡时,家乡的人们在祝贺之余,向她开玩笑说,你应该去感谢那些野兔子,它们可是你的教练啊!
   
    斯蒂芬斯参加第11届奥运会比赛时,刚满18岁,但她的身高却有1.80米。她是个身体强壮的姑娘,经常带着迷人的微笑,转战各地赛场,赢得观众的掌声。比赛时她跑步如飞、动作有力。1935年,她曾以11秒6创造过女子100米赛跑世界纪录;同年,她曾用10秒4跑完100码(1码等于0.9144米)和用23秒2跑完220码(直道);1939年她还获得美国全国比赛的铅球和铁饼冠军。美联社在1950年评选20世纪前50年世界最佳运动员时,斯蒂芬斯被评为女子第10名。
   
    但是,在斯蒂芬斯以11秒5打破瓦拉谢维奇保持的世界纪录之后,有人放出话来,这个纪录是男人创造的。当时由于缺乏可行的检查措施,国际奥委会的官员要求斯蒂芬斯证明自己是女性。出于无奈,这位18岁的大姑娘只得在裁判团面前脱了个精光,以求清白。最后裁判团一致判定斯蒂芬斯是女性,这场风波才告平息。

    “最长与最短的有趣组合”

奥运传奇:18岁奥运女冠军被迫裸身验性别
    1936年上海运动员周余愚(前右2)在柏林奥运会与奥运冠军杰西·欧文斯合影

    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人当中,上海“神行太保”周余愚,与美国黑人运动员欧文斯的友谊,一直珍藏在中国人的心底。
   
    周余愚出生上海书香门第,十分喜爱体育运动。每当“万国竞走锦标赛”比赛时,他总要赶到会场,偷偷地记住洋人的一招一式,然后自己发奋练习。万国竞走锦标赛从1904年至1916年的比赛,冠军都是洋人所得,面对这种情况,上海一些爱好长跑的青年,自费组织竞走队奋起对抗。1928年那届比赛,周余愚不负众望,终于从洋人的世袭领地里,首次夺得冠军奖杯,着实让中国人高兴了许久。此后,他四年蝉联冠军,名震全国,成为家喻产晓的“神行太保”。
   
    中国代表团出征柏林奥运会前,他是69名运动员中惟一保送入选的运动员。在柏林奥运会的练习场上训练时,欧文斯主动走到周余愚的跟前:“你是日本人么?”“我叫周余愚,中国人。”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欧文斯惊讶万分。听说周余愚参加的是50公里的竞走,参加100米短跑比赛的欧文斯风趣地把两人比为“最长与最短的有趣组合”。
    谈及希特勒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,两位朋友惺惺相惜,欧文斯鼓励周余愚:“我们都是有色人种,一定要在赛场上还击希特勒。”
   
    路途上,20多天的风浪颠簸,耗尽了周余愚大量的体力。在上海周余愚走惯了平地,奥运赛场上换成了坡道,成绩不尽如人意。周余愚虽然第23位抵达终点,但赛后,组委会慎重研究,决定给周余愚设一个只属于他的奖项:“姿势优美奖”。他在赛场上高速而又优雅的走姿独一无二,连欧文斯也替朋友兴奋、骄傲。他奔向周余愚,一把搂住了他,“咔嚓”一声,相片留住了永恒的友谊。

    中国奥运第一裁判舒鸿
    
奥运传奇:18岁奥运女冠军被迫裸身验性别
    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裁判舒鸿

    柏林奥运男篮比赛,共有21个国家参加角逐,中国也派队参加。篮球创始人奈·史密斯应邀出席。

    比赛是在室外举行,没有专门的场地,只是在一个网球运动场上支起篮球架,场地是一片沙土。8月7日至14日进行预、复、决赛。在比赛之前,国际篮球联合会首次在柏林召开会议,通过一条规则:禁止身高超过1.90米的球员参加比赛。这样,美国队就要失去3名身材高大的队员。美国队一听火冒三丈,闯到组委会要求取消这条规定。组委会见这些美国人不是省油的灯,而篮球又是美国人发明的玩意儿,只得与国际篮联协商,最后取消了这一规定。
   
    篮球比赛采用双循环制,为了公平竞争,谁上场执法,在决赛开赛前夕,才公布于众。由谁执法奥运史上第一场篮球决赛呢?选来选去,篮联官员注意到中国舒鸿的名字,他是中国队的助理教练,在篮球预赛时,曾执法过几场,表现不错。
   
   
    美国、加拿大队员听说中国裁判执法决赛,顿时炸开了锅,都不同意此事。但两队教练却信任舒鸿。美国队教练杜平曾是舒鸿留美的同窗好友,他说:“我了解舒鸿,他很合适。”加拿大的教练几天前见过舒鸿吹哨比赛,认为他“吹得相当公道”。
   
    当篮联官员把“难题”交给史密斯博士时,他立即赞许:“舒鸿是我的学生,我向你们保证,他是最合适的决赛裁判。”
   
    舒鸿1895年生于浙江慈溪,1917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。1919年赴美留学。1923年毕业于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系。1925年回国,先后任大夏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。
   
    柏林奥运会男篮决赛,在露天球场进行,观众达3000人左右。为支持舒鸿,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观战。
   
    比赛开始,大雨倾盆,把场地浇得一片泥泞。运动员在雨中你追我夺,球泡在水里根本无法运球。舒鸿不但英语讲得十分流利,执法手势清楚,规则烂熟,双方犯规队员没有任何怨言,口服心服。

    上半场,美国队以15:4领先。下半场,雨越下越大,尽管舒鸿被打破近视眼镜,仍然反应敏捷,秉公执法。在艰苦的条件下,美国队以19:8夺得奥运会篮球赛首枚金牌。此后各届美国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,直到1972年第20届奥运会才金牌易主。
   
    当时,上海的《申报》、《新闻报》及天津的《大公报》都对这场比赛作了报道,宣传舒鸿“为国争光”。中国体育代表团随团记者冯有真报道说:“舒氏抵德后,经大会篮球委员会聘为裁判员,屡次执法,铁面无私,目光犀利,赏罚分明,极得好评。故决赛一幕,特聘舒氏充任裁判,极为荣誉。”
   
    夫妻同日同场双夺冠
|<< << < 1 2 3 4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八大著名木乃伊事件:木乃伊婴儿源于7000年前
·下一篇文章:埃及拟为胚胎木乃伊测DNA 或是图坦卡蒙之女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rjtt.com/news/qiwen/0888954357309.htm